准格尔召历经沧桑,但却始终保留并延续了较为完整、神秘而富有特色的佛事活动及佛教仪式,如查玛舞会。
查玛是“羌姆”一词的蒙古语读音,汉语称为“跳神”“打鬼”或“跳布扎”,是藏传佛教中宗教仪式的一种,也是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兴起的蒙古化宗教舞蹈。公元16世纪,俺答汗从西藏迎请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到内蒙古板升城(今呼和浩特市)传法,“查玛”也随之广泛传播,并不断吸收融合萨满教的跳神及民间舞蹈形式,形成具有蒙古族特色、融蒙藏舞蹈文化为一体的宗教舞蹈形式。表演查玛舞时有跳、唱、念、打等动作。这些都是在古老舞蹈基础上,经过好多优秀演员、活佛、高僧们的改革创新而形成的,是一种由僧人表演的面具舞。
作为宗教活动的一部分,查玛舞会有特定的含义,主要以酬神醮鬼,驱邪禳灾,祈福迎祥为宗旨,同时也是一种祈福仪式。
在准格尔召,査玛舞会已烙上了深深的历史文化印记。准格尔召的查玛舞会为期两天,七月初八在五道庙内盛大开幕,每日上午七点开始喇嘛们要在五道庙内诵经祈福,初八下午两点左右在五道庙跳查玛舞,七月初九下午在准格尔召的主殿——大独宫殿前广场跳查玛舞。期间喇嘛们身着彩缎服饰,头戴各种形象的面具,伴随着浑厚威严的长号乐音,跳起降妖除魔、礼敬佛陀的舞蹈,为众生祈福,舞蹈神幻迷离,令人莫测。游客蜂拥而至,场面甚为壮观。
准格尔召查玛舞会,是蒙藏宗教文化的优良传承,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,随着时代的进步,不断提高、发展,已成为准格尔召展示其深厚文化内涵的靓丽窗口。
查玛舞开始,喇嘛头戴五光十色、神奇诡异的面具,身穿锦衣蟒袍,扮作各种神灵。
击鼓三遍后,第一个登场的是都西查玛,他是四季之神。其次是道布神,他头戴高帽,是守护神佛和众神灵的英雄,传说他力大无比,惩恶扶善,给人间带来祥和美满。喇嘛用舞蹈表现他带领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神,一边征战,一边将天上宝物撒放给人间。舞蹈技巧绝妙,有强烈的感染力。
诸神出场顺序和舞蹈寓意
陶德格木(骷髅),二人同上,通过侧身绕指、倒腕蜷指、吸腿佛指、端腿摆手等动作,表现奉阎王之命,往人间捉拿人魂,无奈人间请了高僧念经、施咒,使他腹痛难忍,不得不跳回禀告阎王。
朝依济拉(皈依神),佛教保护神之一,头戴牛头面具,显得神圣威严,气概非凡。
铃卡都尔呼德(双蝴蝶),是打更下夜之神,为神佛的忠实守护者,专门看守被抓来的妖魔鬼怪。
色热济木,是酹(lèi)酒之神,边舞蹈边将手中的酒和食物四处抛洒,酹祭、祈求天地众神保佑那些出征打仗的勇士们凯旋归来。这段舞蹈动作激烈而粗犷,有勇士征战格斗之气势。
沙依格、哈尼格(鹿和犏[piān]牛),以舞蹈表现沙依格和哈尼格化敌为友、和睦相处,他们告诫人们彼此要友善团结,不要敌视。
玛哈仁扎(四大天王),四大洲的可汗,即赡部之主、财富之主、兵音之主、丑象之主,他们是人与神的保护者。
阿日哈珠(老婆老汉),表现天地人间都有喜怒哀乐,舞蹈表演幽默风趣,引人发笑。
沙互钦布(鹿神),众神之中最勇猛的一员大将,能征善战、法术超群。舞蹈表现鹿神在追赶妖魔,搜索、拔草、跳涧、捉拿鬼怪,将恶魔的血肉切割抛洒,敬献天地众神和祖先成吉思汗。
森格嘎热布(白狮)。舞蹈情节是说,有一位菩萨化身降生人间,却被母亲抛弃。后被一头白狮捡到,准备把他带回去喂小狮,可是小狮子不愿意吃他。于是白狮给小孩子自己的奶吃。等小孩子长到八九岁的时候,白狮想把他送回人间。白狮把小孩子哄到人群就跑,可是孩子怎么也不肯离去。白狮在前面跑,小孩子在后面追赶。
最后是呼勒查玛,绕圈而舞。众神佛勇士战胜了邪恶,凯旋归来。大家共庆胜利,他们把获来的魔肉、魔血四处抛洒,敬献众菩萨,把捏成的小面人(鬼)以五个和七个的数目向天空抛洒,感谢上苍保佑。
准格尔召查玛舞以吹打乐为伴奏。乐器有法号、刚令、法鼓、大铙钹等。整个音乐与舞蹈气氛和谐一致,乐曲较为自由,一般随表演者即兴演奏,与舞蹈节奏相扣。音乐与舞蹈相协调。法号长达丈余,音调浑厚低沉,以低音域五度起伏旋律出现;刚令形似牛角,长丈余,音色颤抖,尖而刺耳;大铙钹音色暗,余振绵延;法鼓声音沉闷、浑厚。舞者动作和音乐相配合,给观众的印象很深。特别是面具,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。
面具在我国北方草原源远流长,大约从新石器时代,就有了驱逐魔鬼的仪式。牧民以苍茫的草原为祭坛,巫觋[xí]披戴兽皮和头角狰狞的面具,挥戈扬盾翩翩起舞,如沸如撼,呼啸之声震撼回荡在苍茫草原,把那些厉鬼、恶灵在原始人迷蒙的心灵中予以驱除或诛灭。古人认为,死者的灵魂主要部位在头部,头部是巫术力量的中心。将神圣偶像头颅的替代物——面具戴在巫者头部,会发生一种奇异的心理幻想。通过这个媒介物,巫者可实现灵魂“附体”,遂化身为鬼神。如民谚所云:“戴上脸壳就是神,放下脸壳就是人”。
当人们最初为饕餮面具铸上熊虎的眼睛、野猪的獠牙和尖利的牛角时,他们并不意识到自己在使用着什么象征手段。正由于有了这种天真混沌的观念和灼热执迷的原始情感的贯注,体现人类早期历史宗教信仰的面具便呈现出令人心悸的神秘威慑力。随着人类思维走完他的童年时期,那种超自然的心灵感悟在创造力中消失了,执迷的巫术眼光渐渐进化为自觉的审美眼光。由此可见,见于准格尔召查玛舞的面具,是表演者转换身份的圣物,戴上面具,就可以变成骷髅人、阎王、鹿、四大天王等等。
准格尔召的查玛舞,据寺庙上的老喇嘛讲,是准格尔召第二代活佛派人专程前往青海察布雅勒庙学来的。它融歌、舞、戏、音、美为一体,舞蹈构思严谨,面具奇特、服饰考究、动作独特,在鄂尔多斯各寺庙查玛舞中声望很高,是这个地区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宗教舞蹈艺术。查玛舞在表面上看,是媚神娱神的舞蹈艺术,并借此弘扬佛法,但它在广袤的草原上也起到了娱乐的功能。查玛舞的内容,都是抑恶扬善的道德教育,对社会也有很好的教化意义。